新闻资讯
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行业新闻

 探索和完善多元养老服务,是一个既急不得、又慢不得的社会工程。说它急不得,因为具体做法需要在实践中摸索总结甚至试错,这无疑需要时间;说它慢不得,因为老龄人口在不断增加,我们不得不与老龄化进程赛跑,尽快找到高效实用、受百姓欢迎的养老方案。
据10月11日中新社报道,国家卫健委日前表示,据测算,预计“十四五”时期,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;2035年左右,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,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%,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。面对汹涌而来的银发浪潮,陪诊、陪聊、陪玩的社区养老逐渐兴起。
在居家养老和专业机构养老模式之外,社区养老服务越来越成为广大普通家庭的期待。特别是对一些失能失智及高龄独居老人而言,依托社区的养老服务,不仅能缓解老人吃饭、就医等生活难题,还能享受到更多精神照顾,因此,这种社区养老广受老年人欢迎。

社区养老是指以家庭为中心,以社区为依托,以上门、日托等为主要形式,由养老机构具体运营,医养与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。简单理解就是,居家养老不够专业,机构养老成本偏高,而社区养老处于二者的中间地带,既能满足老年人居家或离家不远的需求,又能提供部分实惠的基础服务,如助医陪诊、三餐、日间照料、休闲娱乐等,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饱满和体面。

期待“社区+养老”探索出更多养老服务优质方案

具体来看,各地的社区养老模式多是社区提供场地、硬件设施及政策支持等,市场主体提供人员和服务,老人支付部分费用的共建模式。不少地方政府还出台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养老建设,对满足条件的市场主体给予财政补贴,为拓展养老新模式发出积极信号。
社区养老越来越被看好并在一些地方试点推广,首先是基于我国众多百姓家庭的亲情关系需要,在重家庭、重亲情的社会交往格局中,养老不离家是多数老人和子女的心愿。其次,从经济角度看,专业养老机构的位置、数量、品质和费用等,并不能匹配所有家庭的需求,专业且实惠的服务模式成为很多家庭的期待。此外,从人际关系角度看,相比养老院的陌生环境,老年人更希望生活在街坊邻居在一起的氛围中,白天在一起乐呵,晚上回到自己家,有需求就“一键联系”社区养老服务人员。
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,我国老年人大多数在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,已大体形成“9073”的养老格局,即90%的老年人为居家养老,7%的老年人依托社区养老,3%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。随着社区养老模式越来越受认可,未来有望分担更多百姓居家养老的压力,从而形成更加多元、均衡、切合实际需求的养老模式格局。
探索和完善多元养老服务,是一个既急不得、又慢不得的社会工程。说它急不得,因为具体做法需要在实践中摸索总结甚至试错,这无疑需要时间;说它慢不得,因为老龄人口在不断增加,我们不得不与老龄化进程赛跑,尽快找到高效实用、受百姓欢迎的养老方案,让更多进入老龄的百姓享受到政策红利和社会关怀。
如何让养老更有品质,不仅是每个家庭面对的难题,也是整个社会面对的挑战。做好社区养老服务这篇大文章,还有诸多服务空间有待拓展,还有不少现实问题有待破解。比如,拓展社区养老的内涵,从洗浴理发、起居照料延伸到康复健体、指导用药等更多现实需求,从失能失智及高龄独居老人扩展到更多有需求人群;推进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,安装智慧设施设备助力社区养老更加高效、智能,等等。
养老服务的发展不仅关乎老年群体福祉,也影响着中青年人群对未来的预期。饱满地生活、体面地老去,期待“社区+”能够为养老服务探索出更多优质方案。